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聯合報》、《TVBS》、《人間福報》、《明報》爭相報導,
網路瘋傳:這真的是我們的國境嗎?
      
  臺灣的國境南沙太平島,是島還是礁?當臺、菲、中、越還在吵吵吵……
  高雄海巡分隊長侯建安,早就利用駐島時間,
  拿起相機,從日出拍到日落,從島嶼追到海底。      

  當同事抱怨這裡好熱、好暈、好難吃,想要快點回臺灣時……,
      侯建安卻想盡辦法「勸退」同事、迫不及待替人出差,
      因為這裡的候鳥讓他練追焦,龜、蟹是他的模特兒,
      這麼享「瘦」的外拍日常,讓他百看不膩。
      這一回,他不再藏私,打開相機裡的記憶體,公布所有未曝光的獨家私房照,
      讓大家一窺這個在國際紛爭中,被許多台灣人遺忘的美麗淨土。

   ◎被遺忘的國境:太平島(南沙)

  .太平島有多遠?沒體力根本到不了。
  第一次接到駐島通知,侯建安坐了三天的海上大怒神才到達。
  果然是貪生怕死,莫登此島。

   .同事都說這裡好熱、好暈、好難吃……他一分鐘就愛上這裡。
  堪比英國巨石陣的太平島八景之最——舊棧道日出,美到讓他寧可爆肝也要趁天還沒亮天天到那裡蹲點。

  .這裡只有牠們宣示主權不會被驅離──蒼鷺、海鷗與燕。
  那遇到來這裡宣示主權的菲律賓漁民呢?
  海巡弟兄就會用最佳戰術驅離:「英文寒暄」,連武器都不用亮出來。 
       
       .島上人煙罕至,海裡卻熱鬧非常:免浮潛、免蛙鏡,只要在岸邊彎腰,就能看到珊瑚的蹤跡。其中,有個美景,錯過只能等明年。
    
  .南沙群島有塊領土,以中華民國軍官命名,但一場颱風之後卻被越南占領了,你知道是什麼名字嗎?

  ◎紛爭海域的掌上明珠:東沙島
   
  .這裡的軍官還得抽籤兼廟公:初登島者必拜東沙大王廟,不只上島要拜、離開要拜,靈驗到連不在島上的人,都搶著拜。

  .海上出任務,岸邊救生物 : 官兵們在東沙島上到底忙什麼?
  除了海上維安,有時還得送綠蠵龜回家, 甚至拿起相機面對兇狠圓軸蟹的挑釁。
  如果半夜聽到窸窸的怪聲,別害怕,不是鬧鬼,而是寄居蟹在夜遊。

  .臺灣野柳有個女王頭,東沙島海面下則有一片密密麻麻的女王頭。
  潟湖口的日落更是夏至限定,一年只出現幾小時。
  這裡還可以用肉眼看銀河,彷彿置身科幻電影場景。

  ‧這麼美的東沙是臺灣的第七座國家公園,但這「公園」不開放參觀。
  為什麼?因為這裡正在避免一場生態浩劫。

  從事海巡工作20年,侯建安說,
  大海就是他的辦公室,外島則是他的出差地,
  侯建安把別人視為坐水牢的駐島任務,拍成如夢似幻的勝地。
  雖然,這個勝地多數人到不了,現在,你可以從照片中體會。

名人推薦

  荒野保護協會第三屆、第四屆理事長;生物學作家 李偉文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研究員 陳昭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侯建安

   
  海巡署第五海巡隊分隊長,從大學時期接觸膠卷單眼相機,便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從事海巡工作20年,海就是他的辦公室,外島就是他的出差地,經常於勤餘或放假時,帶著相機至各處捕捉美景。
     
  於南沙太平島拍攝作品曾受高雄郵政總局邀請,製作成賀卡及紀念郵票,並多次刊登於《聯合等媒體上》;
   
  民國105年由內政部與國史館合辦之「經略南海.永保太平──收復南海諸島70週年紀念特展」,其中展出的多數珍貴相片,便是出自他在島駐守期間所拍攝紀錄。

採訪撰文者簡介

連秋香

   
  多年出版編輯經驗,現為書籍提案、特約編輯和自由撰稿人。
  從事文字相關工作之餘,愛學德文、喜練太極拳、樂問圖文影像剪輯技術。
  聯絡信箱:ethellian103@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一 透過他的鏡頭,我看見到不了的國境之美
前言 一窺在紛爭中,被遺忘的美麗淨土

第1章 被遺忘的國境
太平島(南沙)
1.第一次接到進駐通知,我連不堪入目的檔案都刪了
2.宛若穿越的復古絕景
3.兵家必爭海域的和諧日常
4.太平島上的旅人與住民們
5.島上人煙罕至,海裡熱鬧非凡
6.二次登島,世外桃源變漫天塵土,造就第九大島景 
•三分鐘認識太平島(南沙)

第2章 紛爭海域的掌上明珠
東沙島
1.只可遠觀的神祕國境,我終於找到機會一窺究竟
2.海面上全力掃蕩,水面下一片和樂
3.藍天、白雲、碧海⋯⋯暗礁注意!
4.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碑──肉眼就能賞銀河
5.從日出到日落、白天到天黑,讓你無法忘記它的美
6.候鳥練追焦、龜蟹做模特兒,最享「瘦」的外拍日常
7.海上出任務,岸邊救生物
•三分鐘認識東沙島

結語  從二十年尋常的海上風光,用鏡頭篩出絕美瞬間
 

推薦序一

透過他的鏡頭,我看見到不了的國境之美
荒野保護協會第三屆、第四屆理事長;生物學作家/李偉文


  不管是太平島(南沙)或東沙群島,對臺灣民眾都是既近又遠的地方,說熟悉,是每個臺灣人幾乎都聽過,至少在課本上讀過;說遙遠或陌生,真的到過這兩個地方的人又寥寥無幾。

  這幾年南海諸島屢屢引起國際關注,因為這裡是南海各國互相掠奪角力的戰場,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區域的海底蘊藏豐富的石油,再加上這個地區是航海的交通要道,是從太平洋進入南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地帶。

  就在這個國際紛爭尚未平息的現在,海巡署第五巡防隊分隊長侯建安所寫、所拍攝的書,是恰逢其時,他讓我們得以一窺,這個既然熟悉又陌生的海上天堂。

  說是天堂應該沒有錯,因為看作者拍的相片,真的會讚嘆這兩個地方,一點也不亞於全世界著名的那些觀光聖地、度假天堂。作者能拍出那麼多令人驚豔的美景,我想除了攝影技巧之外,最主要的是來自於長期的觀察與守候,畢竟除了駐紮在當地的軍警人員,誰能夠看盡各種天候的變化?

  也幸好他有攝影的興趣,否則在一個面積才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島上,一待就半年,恐怕也是非常難熬的。我擔任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時,曾經去過東沙環礁,為了評估是否要設立海洋國家公園,短短一個白天的參訪行程,就讓我對那個地方的美麗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如今再細看作者所拍的作品,才能真正看到令人屏息的美麗。

  我也希望大家藉由本書,重新看見我們周遭的海洋,因為看不到海,就不可能建立屬於海洋民族的文化與性格。

  臺灣的確是個島,海洋文化所代表的寬容壯闊、勇於冒險,為我們帶來恢弘的胸襟與視野,而這種精神,的確是值得追求或塑造的文化意象。很可惜的是,多數人雖然親近海、喜歡海,卻不了解海洋文化,而臺灣的海洋文化,最後卻變成「海鮮文化」!

  我們看海而不了解海時,就很難成為強盛的海洋民族,只可能形成島國心態,島國心態與海洋民族剛好是個對立面,海洋民族象徵了勇於冒險、視野寬闊以及天真浪漫,至於島國心態則是胸襟狹窄、眼光淺短,且不斷內鬥、內耗,當我們的視野被高高的堤防、防坡堤給擋住,無法眺望海洋時,就只能朝內看,因為島的資源有限,當然只能內鬥、爭搶那小小的餅,無法理解外面的世界是何等的廣大。

​  想要塑造我們的海洋文化,或許就從這本書看見我們的海開始。

前言

一窺在紛爭中,你所不知的美麗淨土

  一窺在紛爭中,被遺忘的美麗淨土隨著「是島還是礁的議題」浮上國際舞臺,東南沙地區(太平島、東沙群島)似乎不再只是海巡的話題,也不再只是纏繞在輪駐東南沙官兵身上的枷鎖;這紛擾喚醒了國人的國土意識,也激發國人遠疆島嶼的探索熱情。

  說到底原是件天大的好事,但背地裡又被有心之人穿鑿附會、搬弄扭曲,這好事反成了政黨間惡鬥的犧牲品、政論節目的發燒品,實屬可惜。我曾經前後在太平島及東沙島上各駐守過六個月,身為海巡工作者,我親眼所見的東南沙,並沒有如此紛擾的氛圍,反而多了幾分遺世獨立的祥和。在不妨害國家安全及軍事機密的範疇下,我很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在臺灣還有如此夢幻的淨土。

  我之所以有幸能一窺這個臺灣最後的祕境──東南沙地區,是因為工作的緣故。民國89年,「東南沙」這個陌生卻又潛藏於內心的名詞,倏忽的從學生時期的地理課本裡,進入我的職業生涯中。由於海巡署於民國89年2月正式接管東南沙,而我身為海巡分隊長,因工作地緣關係,被指派輪駐駐地主管的行列。

  其實,從事海巡工作後因任務需求,短暫的拋家棄子早已司空見慣了,「民國87年金門支援特種警衛勤務」、「民國91年協助搜尋澎湖華航空難」、「民國92年支援小金門春節小三通客船安全維護」、「民國94年花蓮搜尋瑞太八號砂石船失蹤案」,以及至臺中港、淡水漁人碼頭支援演習,或至各縣市參加無數次職能訓練等,可說是族繁不及備載;然而,以上所到之處皆是耳熟能詳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了,唯獨東沙南沙地區,可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新大陸,陌生到讓我不寒而慄。

  大家口耳相傳的太平島:好暈、好熱、好難吃……

  那年接獲指示輪駐東、南沙事宜,記得當時全隊同仁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我跟大多數同事一樣,在驚恐下完成抽籤輪駐的順序,並幸運抽中尾號。看著每梯次完成駐守任務返隊同仁, 個個黝黑如木炭,偶有抱怨如南沙太熱、伙食太差、島上生活無趣,或有告誡如航程海象惡劣、所乘運補船上環境及空間不甚理想,清一色是負面評價;但也有同仁在出發前往太平島、登上運補船前,與妻小相擁而泣,事後卻又一再自願申請續留,這完全兩極的評價到底是怎一回事,我都被搞糊塗了。

  民國102年,終於輪到我進駐太平島,那時忙著打點行李,身旁嗅出端倪的親友,無不露出關愛及憐憫的眼神,同時卻又不停的打探太平島的細節概況,以滿足好奇心,這時我就算是被問到心頭發麻,仍要故做鎮定的安撫這些親友的情緒,並肩負起解說員之責,來介紹太平島概況;特別是為了應付住在嘉義、對臺灣的海域及島嶼較無概念的老媽,我總以:「南沙太平島在菲律賓的西方」來解釋及搪塞,她才肯善罷干休;但老實說,需安撫的應該是我吧,還沒上島前,太平島對我而言就像個撲朔迷離的惡魔島。

  島上無雜質生活,我拍出別人沒看見的太平島終於在民國102年3月第一次正式踏上南沙太平島,猶記當時懷著如史詩般遠赴沙場的精神,幻想著登上月球踏出人類第一步的心情,勇敢的在島上邁出一大步後,那份悸動遲遲無法停歇;接續又在民國104年9月及民國105年4月,第二次輪駐太平島及第一次輪駐東沙島,我前後在東南沙地區待了整整一年的時光。

  的確,同事對東南沙負面的評價並非憑空捏造,但與島上絕世美景相較之下,就如同鴻毛般不值一提了。待在與世隔絕的海島上,生活步調也隨之清幽了許多,除了每日例行海上巡邏任務及保養訓練勤務,勤餘時多數是在夕陽餘暉下,繞著機場跑道跑步健身,或是輕鬆愜意的逐浪踏砂,要是能敞開心胸接受這眼前的一切,化危機為轉機,幻想到了海島天堂打工度假,島上戍守就不再苦悶難熬,但又有多少人能釋懷?

  多等待、勤捕捉,用心觀察──太平島教我的事

  每當在太平島,看著衛星電視播著臺灣本島發生的新聞,就如同看著國際新聞般那樣遙遠,在當下我們只須戍守這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島,並捍衛這周遭海域,國際間看似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的劍拔弩張情勢,但互不挑釁、不逾越雷池一步,倒也相安無事;因此在勤餘時,也才得以忙裡偷閒、卸下武裝,背上相機來記錄島上的風光,若非這美景相伴,這思鄉之愁又能道給誰聽?

  因為海上專業的學習領域,以及海巡人員的工作特性,讓我有機會走遍臺灣沿海各大小離島,藉此一睹平常人所不能見識到的離島風貌,也有幸透過相機,將東南沙島上每日之景色變幻化為永恆;論攝影我絕非翹楚、也絕非專家,說穿了只是多點時間等待,少點時間睡眠,勤於捕捉美景,用心於觀察景物變化而已。

  最後,我希望藉由這本《被遺忘的國境,太平島》,讓更多人了解這塊臺灣最後的祕境,是多麼美麗又饒富韻味,並透過攝影鏡頭來呈現她們平凡雋永之美、揭開這不為人知的神祕境地。同時,也藉由相片真實記錄,海洋生態正面臨環境汙染及氣候變遷之嚴竣現況,期許喚起國人之海洋保育意識,一起為維護這片瑰麗的海底世界盡一份心力。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458085
  • 叢書系列:
  • 規格:精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書籍延伸內容

影片介紹

內容連載

第一次接到駐島通知,我連不堪入目的檔案都刪了
 
生命中有些日子特別難忘,就好比民國102年3月7日這天,是我生平第一次踏上南沙太平島、執行外島巡防勤務的日子。那年2月,原本和同仁隨著10026巡防艇支援臺中海巡隊勤務,月底卻突然接獲指示,確定於3月初進駐南沙太平島。
 
當時內心實在忐忑:「太平島究竟是個怎樣的地方?那裡的情勢緊張嗎?航程中海象會不會很惡劣?勤務要如何執行?海域狀況又如何?這趟出勤能否安然返家?」許多莫名的疑問和不安,排山倒海似的湧上心頭。
 
出發前,我還特地把家裡大小事都安排妥當,家中私人物品也歸了定位,電腦中不堪入目的檔案也都刪了……。
 
當時內心的五味雜陳從未與外人提起,唯一感到慶幸的是,太平島那時已有中華電信2G行動電話通訊,我還特別跑去門市辦了預付卡,準備上島後使用。
 
航程3天,30度晃動,粉紫夕彩伴我行
 
相信絕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對於太平島一知半解,可能將它比擬成小琉球或綠島,以為只需歷經數小時航程就能抵達的離島之一吧。確實,要不是因公被派駐至太平島,或許在我有生之年,「太平島」這三個字,只會停留在教科書中。
 
民國102年3月4日午後,我提著沉重的行李,來到高雄港淺水碼頭的偉星艦上,隨著引擎轉動、纜繩脫解,遠方高雄85大樓形影逐漸隱沒,正式與熟悉的高雄港道別,啟程前往太平島,就此展開音訊全無的3天航程。下次再開啟手機時,人已經在島上了。
 
這趟航程在通過巴士海峽時,船身左右搖晃程度約達30度,讓人有些不好受;所幸在通過巴士海峽後,風浪逐漸平緩,伴隨天空粉紫的夕彩,稍稍減緩了我「想吐又吐不出來」的感受。
 
歷經3天如海盜船般的航程,太平島終於出現在眼前,這裡屬於高雄市旗津管轄,從行政區劃分來說,我雖然花了3天的航程,但我始終沒有離開高雄,這種阿Q的精神稍稍撫平了我不安的情緒。
 
兵家必爭海域的和諧日常
 
登上太平島一段時間後,我發覺南海並非外界所想那般充滿肅殺之氣。南海諸島彼此雖屬不同國籍,也不至於無事惹爭端,大家謹慎固守自己的小島,除了偶有漁船穿越我方領海或越界從事捕撈,倒也相安無事。
 

 

 

 

幾天不洗頭,你是不是就會覺得頭皮發癢,忍不住會用手去摳。雖說每個人的頭髮里都有些頭皮屑,但是大多數人只會摳出一點來。如果你一扣卻是滿頭白屑飄揚,就如下雪一般,但這個場景不僅不美觀,而且指甲縫裡也會塞滿一些像「白泥」一樣的東西,看上去不太乾淨的樣子,這時你是否恨不得將頭皮全都扣上一遍,才會覺得過癮呢? 可能有很多人會覺得是自己頭髮沒有洗乾淨造成的,只要勤洗頭,讓頭髮乾淨清爽就可以解決了。但是這頭皮上摳出來的「白泥」,可真不是頭皮屑那麼簡單。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白泥「到底是什麼?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專家的解答吧。 ... 蟎蟲在作怪 頭皮上摳出的」白泥「,也許真不是頭皮屑,而是蟎蟲的分泌物。有了這種白泥,說明你頭皮上蟎蟲太多,蟎蟲在白天潛伏在你的頭皮上,到了晚上就會出來啃食細胞皮脂等物質,還會進行繁殖,分解出脂酵素,就會使得皮脂腺受到侵蝕。這些油脂和蟎蟲的分泌物結合到一起就會形成許多」白泥「,不僅如此還會帶來頭髮油膩,頭皮發癢的問題。 ... 病理性原因 1、頭部有炎癥 如果頭部患上毛囊炎,真菌感染以及痤瘡等疾病,就會導致頭髮根部髮油,而頭皮糠疹和脂溢性皮炎則會導致頭皮屑巨增,頭髮又油又有頭皮屑,慢慢的就會形成這種白泥。 只要將上述疾病治癒,那麼白泥現象也就會消失了。 ... 2、內分泌失調 如果你清洗乾淨頭髮後,還是發現「白泥」沒有減少,那麼就可能是內分泌失調造成的了。如果內分泌失調,就會導致激素分泌紊亂,從而刺激到頭部皮脂腺,使得皮脂腺異常活躍。這樣就加快了油脂的分泌,頭髮就會變得容易出油,進而產生白泥。 導致內分泌失調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精神壓力過大,飲食不良,作息沒有規律等,想要改善這種情況,就要養成規律作息,健康飲食,學會舒緩情緒,這樣才能控制「白泥」的生成。 ... 怎麼改善頭上生白泥的現象呢? 1、如果是病理性的原因,那麼肯定是想要治好疾病,當病情緩解時,「白泥」現象也會緩解。如果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就要查下原因,及時調理。 2、注意清洗頭髮的方式 頭髮不必每天洗,要根據發質來選擇清洗的頻率。乾性頭髮可以二到三天洗一次,而油性頭髮建議隔天洗一次。洗頭時不可將洗髮水直接抹到頭髮上,先要在手心裡搓出泡沫後再塗抹到頭髮上洗。 ... 如果直接將洗髮水擠到頭髮上清洗,這些洗髮劑里含有不少化學成分,不易清洗乾淨,還會對頭皮產生刺激,這樣每次都帶著殘留的洗髮劑,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白泥」。 此外,經常染髮,燙髮的人,也要多注意,會因使用的化學藥劑對頭皮產生損害,導致發炎,產生「白泥」。 還要注意洗髮的水溫不宜過高也不能使用涼水,使用溫水清洗頭髮最好。 ... 總之,如果發現自己頭上出現白泥,就請對照查下原因,及時進行調整,或許就可以解決「白泥」這個問題了。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xmn8Qg4.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5583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一中商圈推薦質感髮型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霧峰外捲短髮推薦髮廊烏日日韓風格染髮‎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一中商圈推薦漸層漂染
后里解決布丁頭髮廊推薦髮廊 台灣大道附近如何維持頭髮的顏色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台中剪髮燙髮推薦勤美誠品附近染髮推薦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綠園道附近微凌亂髮型 復古捲台中燙髮推薦梧棲氧氣瀏海推薦髮廊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太平短龐克髮型推薦髮廊 PTT推薦的台中護髮染髮燙髮推薦梧棲減齡的燙髮風格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大肚耳下三公分修剪推薦髮廊 台中西屯染髮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比較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